Contact Us联系我们

守护历史文化 传承传统工艺 | 历史传统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研讨会在大宸设计召开
2025-03-10

守护历史文化,传承传统工艺。2月28日,由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协会主办,大宸设计承办的历史传统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研讨会成功召开。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协会秘书长童仕静担任活动主持。

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古建筑文化领域专家、学者及设计、技术等专业人才,深入探讨历史传统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的前沿理念、技术应用与实践经验,涵盖了建筑材料的选择、修缮工艺的传承,保护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等多个方面。

特邀嘉宾

吴庆洲:中国第一位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,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
陆琦:建筑学博士,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,民居建筑研究所所长,博士生导师。

△大宸设计总建筑师黎国林先生

现场交流热烈,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。会上,大宸设计总建筑师黎国林先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《松口镇传统古街修缮提升方案》。以下是松口古镇简要介绍及修缮保护措施。

松口镇传统古街修缮提升

一、古韵新章:松口古镇的蓝图规划

松口名镇保护定位为:“南洋古道・千年古镇”,以明清及民国商住建筑风貌为核心,塑造岭南客家水乡城镇。其规划范围总面积约 92.07 公顷,核心保护区 15.46 公顷,建设控制地带 76.61 公顷,涵盖中山路、繁荣路、和平路等历史街区,以及移民广场、松口图书馆等重点建筑。

建筑修缮:对 480 间公有建筑进行加固,精心修复南洋风格骑楼,整治 20000㎡建筑立面;基础设施:修复 1615m 传统街巷,建设雨污分流管网,拓宽部分道路;公共服务:改造农贸市场、新建客侨文化展览馆(443㎡)、游客驿站(488㎡)、停车场(6000㎡);景观提升:修复梅东桥、打造滨水栈道、增设艺术装置,优化中山公园及码头节点。

规划布局采用 “一轴两带四片区”的空间结构。“一轴”为文商旅体验轴,串联文化、商贸、生活板块;“两带”分别是文化景观带(实现历史与艺术融合),以及生活游憩带(兼具休闲与社区功能);“四片区”包括移民文化风情街、客侨商贸风情街、客家生活风情街、纪念公园休闲区。

二、岁月侵蚀:古镇面临的重重挑战

松口古镇在漫长岁月中饱经风雨,面临诸多难题。自然威胁方面,梅江洪水频发,20 年一遇水位可达 61 米,洪水的侵蚀让建筑长期受潮、风化。交通状况也不容乐观,道路狭窄,人车混行现象严重,停车位不足,占道问题突出。

建筑本身破损情况也较为复杂。墙体方面:夯土墙出现裂缝、青砖墙酥松、泥砖墙倾斜;屋面方面:小青瓦漏雨,铁皮棚违建混杂其中;门窗方面:木构件腐朽,铝合金门窗与古镇风貌冲突。此外,风貌混杂问题明显,居民自建的现代住宅穿插在古镇中,电线杂乱无章,排水系统老旧落后。

三、时光宝藏:古镇的价值与独特魅力

松口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西晋时期起源,宋代商贸就已兴盛,清末更是“客侨下南洋”的重要港口,留存着众多近代革命遗址,比如抗日救国会旧址。这里曾被誉为“广东内河第二大港”,是闽粤赣的商贸枢纽,承载着“海上丝绸之路” 的文化记忆 。

在建筑特色上,南洋骑楼街独具风情,沿中山路 - 繁荣路 - 和平东路分布,融合了希腊柱廊、券拱等元素,展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格。客家传统工艺也极具特色,夯土墙采用竹筋加固,三合土(砂:石灰:黄泥= 3:1:1)工艺打造墙体,还有精美的灰塑雕花。此外,客家山歌、传统营造技艺、客侨文化等非遗在这里传承。

四、匠心守护:古镇的修缮设计智慧

在修缮保护过程中,松口古镇遵循原真性、可逆性原则,保留历史痕迹,采用传统材料与工艺,确保修缮措施可逆,避免对原有结构造成破坏。同时,根据建筑破损程度分类施策,分为“修缮、维修、改善、保留、整治”五类,实施“一栋一策” 。

技术创新:夯土墙用竹片拉结裂缝,竹网覆盖风化层;木构架采用打牮拔正、落架大修,局部更换糟朽构件。材料适配:生物石灰用于岭南蚝壳墙修复,提升抗台风能力;仿木纹铝合金替代传统木门窗,兼顾风貌与耐久性。

为了让古镇重焕生机,采取了活化策略。文旅融合方面,打造“历史游线 + 环江游线”,重现码头水运文化,增设亲水栈道与游船航线,还将旧建筑改造为展览馆、民宿,植入客家山歌表演、滨水市集等业态。

社区共生方面,保留原住民生活场景,优化农贸市场、增设无障碍设施。生态修复方面,推进雨污分流工程,新建污水管网,清淤雨水沟,设置一体化提升泵站,同时进行绿化提升,种植凤凰木、梅花林等本土植物组团,修复滨江生态廊道。

细节管控上,注重风貌协调,将防盗网隐形化,隐藏空调外机,统一店招尺寸并采用木质材料。同时,推进智慧设施建设,进行三线整治,利用 LED 屏结合水塔展示历史文化。

五、焕新蝶变:古镇的重生与示范意义

松口古镇的一期工程重点修复了移民广场至中山路的 120 间建筑,优化停车场、中山公园节点,通过“修缮前后对比”,让人们直观感受到古镇的变化。码头复兴计划中,15 个古码头分类提升,结合艺术装置与亲水空间,重现“客侨第一镇”的江景意境。

在非遗传承方面,建立“城市记忆银行”,利用区块链存证匠人谱系、营造口诀,推动青年匠师创新计划。松口古镇以“保护历史基因、激活当代价值”为核心,通过精细化修缮、文化赋能与生态修复,将实现从“濒危遗产”到“活力古镇”的华丽转型。


返回 上一条获奖揭晓 | 2024年度大宸杯·优秀设计作品展示 下一条大宸论道 | 深度剖析房地产行业的现状、趋势与破局之策
返回顶部